扮靚城市“容顏” 錘煉文明“心靈”
江蘇東海:以“民”為先鑄造文明之城
東海縣一角。東海縣委宣傳部供圖
夏日的世界水晶之都江蘇省東海縣,滿目郁郁蔥蔥,盡顯勃勃生機。
“每次寒暑假回家,感覺都會不一樣。”在南京上大三、家住東海縣城駐地牛山街道“城中村”的張潔說,外出讀書這三年,是家鄉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三年,也是身邊環境和老百姓文明程度變化特別大的三年。“有大城市的樣子,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文明。”
城市之美,美在外在的環境“容顏”,也美在內在的“心靈”。東海文化底蘊深厚,有厚重的紅色歷史、有獨特的水晶元素、有先進的重大典型,這些享譽全省全國的文化符號,既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標桿,也是東海城市文明形象及精神風貌的具體體現,是塑造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張潔口中的變化,正是越來越多的東海人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的切身感受。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出發點就是為了群眾幸福、城市進步、推動發展。”東海縣委書記宋波強調,“可以說,創建達標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我們補齊發展短板、優化城市環境的過程,就是我們為民辦實事的過程,就是我們建設‘強富美高’幸福東海的過程。”
基于這一思想,早在2018年,東海縣委、縣政府在蟬聯四屆省級文明城市之后,提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目標,并著手為之布局。去年,東海開展了決戰決勝2020年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十大專項行動。今年1月份,東海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
數據顯示,三年間,東海縣僅在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升市容市貌、小區改造升級三個方面投入的資金就達近10億元。“未來三年,東海在硬件方面將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東海縣委副書記、縣長張其兵說,“今年,東海縣開展了以居民小區、農貿市場、主次干道、背街小巷、鄉鎮創建和建制村創建等為主要內容的六大提升行動,確保以實實在在的成效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統計表明,過去三年間,在該縣組織開展的督查測評中,共反饋了5600多個具體問題,全部由相關部門認領并及時進行了解決。在今年啟動的新一輪創建工作中,為補充人員力量,東海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指揮部辦公室面向社會公開選聘10名創文專職工作人員,這一做法是全省范圍內的有益探索和嘗試,招聘的人員數量之多在全國也不多見。
東海縣一志愿者為群眾指路。高峰攝
文明城市創建不是黨委政府的“獨角戲”,而是一場干群同心的“大合唱”。“除了人財物投入,我們還要廣泛發動群眾,著力把市民對幸福家園和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轉化為創建活動的巨大動力,形成全民動員、全民參與的生動局面。”東海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芳介紹。東海縣暢通群眾參與渠道,保障群眾表達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組織開展網絡直播問政,直面工作短板,直面犀利提問,直面群眾監督,起到了“以問促改”的效果。發布文明城市創建“紅黑榜”,9家單位被納入紅榜,5家單位被納入黑榜。
文明城市源于文明市民,最能展現城市文明的是良好的市民素養。眼下,東海縣正在實施文明風尚引領工程,以多種方式力促市民素養提升。充分弘揚主流價值,普及《東海縣市民文明養成30條》等文明禮儀規范,開展“我們的節日”“文明實踐在晶都”等主題活動。深化誠信主題教育實踐,健全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聯動機制。強化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持續深化“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系列文明實踐活動。打造一支引導群眾文明行為、提升文明素養的志愿者隊伍。
“創建文明之城讓群眾滿意是我們的工作目標與方向,也是推動縣域高質發展的重要手段,希望‘您來東海、福如東海’成為迎接更多來東海投資興業、旅游觀光客人的歡迎詞,這也是我們接續奮斗、今年四月份正式開啟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初衷和目的。”陳芳表示,“下一步,東海縣將繼續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更加突出貫徹新發展理念,立足為民辦實事,努力創建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段慧明 高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