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條優勢產業鏈鏈出“南通質造”版圖
產業鏈,是近年來經濟活動中的一個熱詞。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產業鏈現代化是基礎。
近日,市委財經委會議專題研究產業集群培育和優勢產業鏈建設工作,強調要深入落實市領導掛鉤聯系優勢產業鏈制度,加快突破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全力支持優勢企業垂直整合產業鏈,不斷豐富產業鏈供應鏈的“毛細血管”。
16條優勢產業鏈圖譜
7月上旬,近百名企業家從全市汽車及零部件、5G通信產業鏈培訓班結業。至此,由市工信局委托張謇企業家學院舉辦的產業鏈培訓班已舉辦6期,培訓企業家600多名。參加培訓的企業家認為,這樣的培訓,給了同一產業鏈上企業相互交流和對接的機會。
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我市在結合現有產業集群基礎、注重與全省優勢產業鏈有機銜接的基礎上,梳理出了16條優勢產業鏈,并于今年3月建立起市領導掛鉤聯系工作機制,計劃通過2至3年時間,將8個發展前景較大的優勢產業鏈分別培育成超500億級的產業集群;其余8個產業鏈在行業內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高地,力爭使16個產業鏈總產值規模接近8000億元。
這兩方面合計16條優勢產業鏈分別為: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家紡、金屬制品、金屬新材料、集成電路、輸配電設備、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化學纖維、汽車及零部件、紡織面料、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高端成套設備、關鍵零部件、5G通信。每條產業鏈規模大多為150-500億元,產值總規模達4250億元。
我市建立起完善的產業鏈推進機制。16條產業鏈均組建工作專班,由掛鉤市領導任“鏈長”,確定了一位產業鏈首席專家,明確了一個產業鏈專業化智庫單位,梳理出一批產業鏈龍頭骨干企業和重點項目,初步形成產業鏈條圖、區域分布圖、重大項目圖、產品品牌圖。16條優勢產業鏈圖譜勾畫出“南通質造”版圖。 (下轉A3版)
聚力補鏈強鏈創鏈
亞洲最大重型自航絞吸船“天鯤號”、中國首制2萬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全國第一艘極地探險郵輪……一大批國際國內“首制船型”從南通啟航,半潛式平臺、浮式生產儲油卸油裝置、鉆井平臺等關鍵技術已實現自主研發。船舶海工產業是我市的地標性產業,今年產業規模預計跨過千億門檻,其中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產業鏈規模約為300億元。
“補鏈、強鏈、創鏈,我市產業集群和優勢產業鏈培育工作成效明顯。”市制造強市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市工信局局長曹海鋒介紹,今年上半年,產業鏈群287家企業實現應稅銷售1553億元,同比增長34.3%,實現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35.1%。
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代核心技術加快應用,賦能家紡、電子、化工等產業固鏈強鏈,提升發展。
在南通國際家紡園區,由市工信局和園區共同推進的“大數據+賦能家紡產業發展”項目正如火如荼地推進。該項目已確定了首席專家、支撐機構、智庫單位和一批試點企業,制定了《南通市“大數據+”賦能家紡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將重點推動成立一個家紡大數據創新中心、建立一個家紡產業大數據供應鏈平臺、打造一批家紡產業標桿工廠和培育一個家紡直播基地。
南通國際家紡產業園區副主任李建峰介紹,園區將加快示范點建設,在設計端,推動建立設計共享打樣中心;在生產端,推動相關家紡企業實施數字化改造升級;在銷售端,形成服務電商的實時供、銷、存大數據共享平臺;在供應鏈方面,借力紡織領域專業化平臺,建設家紡供應鏈試點平臺。
攻堅產業鏈現代化
“對標全省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和30條優勢產業鏈,我市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發展水平仍然有待提升,一些短板亟待補齊。”曹海鋒介紹,我市正以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為導向,加快產業集群培育,推動產業鏈升級,著力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 進一步推動我市產業鏈群加快從“零”到“鏈”的突破和從“鏈”到“群”的提升。
市工信局正組織有關專家智囊,編制《南通市“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初步提出“十四五”期間重點打造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和16條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產業鏈的設想,推動全市產業鏈群實現跨越發展。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7月28日,我市首批產業創新“揭榜掛帥”項目名單正式出爐。“揭榜掛帥”是一種以科研成果來兌現科研經費的投入體制,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實施這一制度,面向全市16個優勢產業鏈,把需要攻堅的“卡脖子”技術、關鍵核心技術項目以發榜形式面向全社會揭榜招標,鼓勵行業龍頭企業通過“揭榜掛帥”、協同攻關等新模式,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合力突破一批高端裝備、核心零部件瓶頸制約。首批上榜項目共11個,懸賞總額達5720萬元。
據悉,下一步,我市還將重點加強對新興產業、種子產業、未來產業鏈群研究,明確發展重點、發展路徑和發展載體,優化產業發展布局。通過搭建創新平臺、培育創新主體、集聚創新要素等方式,聚力創新驅動,突破產業發展瓶頸。針對不同產業的發展特征,加強國家和省市產業政策銜接,完善精準化、系統化和個性化政策,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本報記者 湯曉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