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撞響和平大鐘 專家曝光新證據(jù)
撞響和平大鐘
▲新添證據(jù)之一
2021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變”爆發(fā)90周年。當(dāng)天上午8時30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邀請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后代在公祭廣場撞響和平大鐘,傳承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警示人們勿忘國恥,珍愛和平。上午10時至10時19分,南京三次拉響防空警報。《日軍“慰安婦”制度罪行展》也在當(dāng)天開展,調(diào)查日軍“慰安婦”問題專家?guī)碜钚伦C據(jù)。
張楠/文 宋嶠 趙雨晨/攝
撞響和平大鐘
熄燈悼念今年去世的8位幸存者
上午9時18分,在紀念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序廳,為2021年以來去世的楊翠英、蔡麗華、李如富、陳文英、戚振安、金同和、馬繼武、徐家慶8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舉行線下熄燈儀式,緬懷這些逝去的“時間證人”。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登記在冊在世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有1000多位,2011年還有300余位,2017年僅剩100位,而截至2021年9月僅剩64位。
2021年去世的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家屬代表和紀念館工作人員一同參加了熄燈儀式。儀式開始,工作人員為去世幸存者馬繼武、徐家慶照片熄燈。隨即,2021年去世的8位幸存者的家屬代表向他們的親人照片敬獻菊花。全體人員面向去世幸存者照片三鞠躬。
“之前有所謂明星去靖國神社游玩的消息傳出,我們都十分氣憤。”南京大屠殺幸存者馬繼武的女兒馬敬東在采訪中說,“2021年7月,我的父親馬繼武走完了他近百歲的人生,父親生前不僅見證了中國的百年歷史,也歷經(jīng)了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磨難。”
馬敬東說,父親經(jīng)常把他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的親身經(jīng)歷講述給國際友人和廣大青少年學(xué)生。現(xiàn)在父親雖然故去了,但他在南京大屠殺時的經(jīng)歷,我們將永遠銘記。我們將接過接力棒,將南京大屠殺期間的這段歷史記憶一代一代接續(xù)傳承下去。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徐家慶家屬蔣薇表示,侵華日軍在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難書,我們永遠也不能忘記。外祖父徐家慶當(dāng)時12歲,在木匠營,外祖父和哥哥、姐夫差點死在日本官兵的屠刀下,白塔巷的家也被侵華日軍燒光。蔣薇說,外祖父作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幸存者,既是不幸的又是萬幸的,不幸的是外祖父小小年紀就歷經(jīng)磨難,萬幸的是外祖父在黨和政府、紀念館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關(guān)懷下度過了幸福的晚年。“前事不忘,后事之師”,作為幸存者的后代,我們將永遠銘記歷史,不忘國恥,不忘初心,為振興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奮斗前行。
新增證據(jù)戳痛人心
一把剪刀的背后,是老人一輩子的傷痛記憶
當(dāng)天,《日軍“慰安婦”制度罪行展》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3號展廳開展,以中國和朝鮮半島為中心,全面展示日軍在侵略戰(zhàn)爭中實施的“慰安婦”制度史實。
此次展品中,有三樣是紀念館工作人員在近年走訪中新征集的,分別是一把剪刀、一根拐杖、一根鋼釬。
展品中一把剪刀的背后,是老人一輩子的傷痛記憶。紀念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湖南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羅奶奶1922年出生,江西上高人,日軍進攻上高時將在縣城讀書的羅奶奶抓走關(guān)進慰安所內(nèi)。被家人贖出來后羅奶奶加入了抗日隊伍,但這段被害經(jīng)歷給她也留下了終身陰影。在去她家探訪時得知,老人每晚睡覺都壓一把剪刀在枕頭下,這樣她才有安全感。
展覽中,一根拐杖引起了觀眾的注意,它的主人是湖南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陳美英。陳美英1944年春夏間被日軍抓走淪為“慰安婦”,被日軍折磨了近一個月后被救出。日軍的暴行對她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傷害,每天晚上睡覺前,陳美英都要用自己的拐杖將門抵住,防止別人進來,這樣才能安心睡覺。
而一根鋼釬,也是每日伴隨海南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林愛蘭入眠。她曾在日軍占領(lǐng)海南島時加入抗日隊伍,在一次行動中不幸被俘,淪為日軍“慰安婦”,慘遭迫害,導(dǎo)致終身未育。日軍暴行給林愛蘭奶奶帶去永恒的創(chuàng)傷,這根鋼釬每天放在床邊伴她入眠。
朝鮮平安南道人樸永心,1939年被日軍騙至南京、松山等地淪為“慰安婦”。1944年,樸永心逃出戰(zhàn)壕時,被中國軍隊解救,并由美國隨軍記者拍攝了著名的二戰(zhàn)照片“懷孕的‘慰安婦’”。這張照片出現(xiàn)在展覽中,刺痛了觀眾的內(nèi)心。老人已經(jīng)去世,她也曾來南京,確認她早年受害的地方。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還矗立著以她為原型的雕塑。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強征“慰安婦”等是日本軍國主義犯下的嚴重反人道罪行。這是國際公認的歷史事實,鐵證如山,不容否認。
決不能忘記!
“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國內(nèi)僅剩十余位
上海師范大學(xué)蘇智良教授從上世紀90年代起開始調(diào)查日軍“慰安婦”問題,是國內(nèi)的權(quán)威專家,也是南京利濟巷慰安所舊址陳列館首任館長。談及在9月18日這個節(jié)點舉辦展覽的重要意義,蘇智良教授表示,正是在九一八事變之后,日軍逐漸建立“慰安婦”制度,“如今,日本政府仍沒有徹底反省,依然對‘慰安婦’問題百般抵賴,更談不上誠懇道歉和賠償。我認為這次展覽的現(xiàn)實意義就是提醒我們不忘歷史、牢記使命。”
“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主權(quán)國家把女性作為性工具用來推動戰(zhàn)爭,但近年來,日本每次歷史教科書修改,都在企圖否認慰安婦這樣的戰(zhàn)爭罪行,所以,我們要對這種行為進行斗爭。”蘇智良教授向大家展示了最新證據(jù)。“盡管日本在戰(zhàn)爭后銷毀了大量證據(jù),但我們通過30年的研究,復(fù)原了一部分證據(jù)。實證研究方面,中國可以確認的慰安所至少有一千多所。研究者們尋訪幸存者300人,分布在黑龍江山西海南,江蘇有雷桂英和周粉英,現(xiàn)在大部分已經(jīng)走了,只剩下14人,我們還在尋找。另外,中國研究者還推出了一批專著,在韓國、美國、阿根廷等國出版。”
他說,在大家的努力下,中國已經(jīng)建立了一批慰安所遺址陳列館,也有《二十二》這樣的記錄電影,還有繪畫等藝術(shù)形式去記錄這一段歷史。“中秋之際,我們也給老人送上中秋月餅,以及《二十二》劇組義賣善款,給14位老人送上特別生活援助。有越來越多的人來關(guān)愛這些受害者。”
“南京是日本確立、推行慰安婦制度的非常重要的節(jié)點城市。”蘇智良教授表示,“占領(lǐng)南京不久,日軍就開始推行慰安婦制度,在南京的幾個聯(lián)隊都建立了慰安所,同時也有日本僑民和偽政權(quán)建立。在《日軍南京慰安所實錄》里就記載了南京有70個慰安所,實際上我們新找到的證據(jù)還在增加,不止這70所,也有利濟巷這樣的建筑保留下來。”
引人注目的是,蘇智良帶來的照片證據(jù)中,有一張來自東京拍賣日軍士兵影集中的照片。“由于前后關(guān)聯(lián)的是南京街頭照片,確認這拍的就是南京的慰安所。根據(jù)檔案,當(dāng)時偽政權(quán)建立了兩個慰安所,看到進出的都是日本兵,所以這就是兩所慰安所中的一個。”
南京師范大學(xué)副校長、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xié)會會長張連紅說:“受害者是在獨特的歷史條件下為國受難,我們應(yīng)該去尊重、呵護她們。這些年來,我們援助協(xié)會致力于做好在世老人的關(guān)愛工作。”截至2021年8月,中國國內(nèi)僅有十余位“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健在。“下一步,我們會開展受害者后代傳承記憶行動,這不僅僅是家族記憶的延續(xù),更是民族記憶的傳遞。唯有不忘歷史的受害者,才能讓歷史的記憶保鮮,知道和平的珍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