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稅收服務精細滴灌 鄉村振興生機勃發
在江蘇宿遷,得益于一系列助農政策支持,地方特色產業興起壯大。稅務部門結合農業農村發展新業態,將便民春風行動延展到面廣量大的鄉村企業,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為鄉村振興注入“稅力量”。
稅惠直享,“蟹蟹”添年味
新春伊始,泗洪縣半城鎮的螃蟹養殖能手們越發忙碌起來。在當地,肉質肥美的大閘蟹是老百姓逢年過節必“囤”的佳品。隨著減稅降費減負促活效應的持續釋放,商家讓利空間增大,泗洪的螃蟹市場比往年更為火熱。
說起減稅降費,江蘇蘇蟹水產養殖有限公司負責人王大新頗有感慨。“減稅降費政策幫我們省了不少錢,就想著讓利給客戶,現在生意比往年更火了!”他介紹,公司享受了40萬元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稅收優惠,同時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讓公司90%的員工實現了“零個稅”。
“用分享減稅降費紅利換客流只是第一步,人氣帶起來后,我們會用好這個機會,提升經營理念,向高效益企業轉型。”王大新相信,減稅降費將讓春節經濟的火熱在新的一年綿延持續,為各行各業帶去更多的發展機遇。
如今,泗洪縣半城鎮已經發展有精養蟹塘7.5萬畝,畝均效益4500元以上,年產值達到4.95億元。半城鎮養出的“富民蟹”,成為地方鄉村振興的有力例證。
大數據牽線,“絲絲”有生意
在宿城區埠子鎮蠶桑村的桑園里,百余名農戶正忙著為廠房的春蠶采摘鮮嫩的桑葉。“從兩年前起步階段的舉步維艱,到現在的蒸蒸日上,稅務部門幫了大忙。”宿遷市豐金蠶種生產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肖斌表示。
宿遷市豐金蠶種生產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9年,主要從事蠶種育制銷售。社員基本上是之前蠶種廠改制下崗的員工,養蠶技術一流,但市場營銷能力不足,看著上好的蠶絲蠶繭賣不出去,肖斌很是著急。
宿城區稅務部門開展走訪調研得知了肖斌的情況,在送去最新助農稅收政策的同時,利用稅收大數據,按照合作社培育的蠶種名稱、型號進行篩選配比,鎖定了鹽城大豐和紹興諸暨的兩家企業,經溝通得知這兩家企業也正在尋找此類優質蠶種,稅務部門立即將這一消息反饋給豐金合作社,幫助雙方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系,實現了“蠶”海桑田里的雙贏。
經過2年的發展,宿遷市豐金蠶種生產專業合作社已初具規模,種桑面積達150余畝,社員百余人,70%來自于農戶。合作社根據農民群眾自身優勢,聯合市、區相關部門定期開展技術培訓,提高養蠶的技術水平,養殖的蠶種遠銷各地。
精細服務,“菜菜”筑新夢
三年前,本科畢業的蔡金玲返鄉創業,原計劃搭建8畝地的生鮮塑料大棚,但是由于經驗不足,計劃“流產”,虧損嚴重,一時感到前途渺茫。
在一次專門幫助大學生創業的政策解讀會中,宿豫區稅務部門得知蔡金玲的困境后,抽調業務骨干組成“夢想家”小分隊駐扎在村部,不斷整合、完善創業構想和方案,成立左莊村蔬菜種植合作社。小分隊一方面主動對接相關單位幫助合作社進行土地流轉,解決大棚搭建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另一方面積極聯合區農業農村局技術人員,圍繞蔬菜種植、電商采購等內容提供政策解讀和技能培訓,對大學生創業的特殊稅費優惠政策進行“滴灌式”輔導。
“稅務部門還輔導我們及時做好稅收減免備案,提醒我們健全賬目,特別是要按要求正常取得化肥、農藥、種子等采購發票。”蔡金玲說,“在稅務部門的幫助下,合作社由一開始的8畝擴建到現在的160畝,主要種植西蘭花、西葫蘆、大白菜、小白菜等,不僅供應本地及周邊市場,同時也銷往南京、蘇州等地。目前,我們已實現投資額300余萬元,收益在20%-30%之間,帶動周邊就業上百人。今年春節前,我愛人看著合作社蒸蒸日上,也辭職回來和我一起創業了。”
農業特色產業是鄉村振興的“新藍海”,在政策、市場、技術、信息等方面都需要重點扶持。“需求在哪里,稅收服務就將跟進延伸到哪里。宿遷稅務部門將立足工作實際,聚焦農業特色產業,繼續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精細服務每一個鄉村經濟的創業者,為鄉村振興事業的穩步推進貢獻稅務力量。”宿遷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王月明表示。(顧子宇 周毓弢 宋原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