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老工業區”新生記
雨花智慧谷產業園,距離南京南站僅20分鐘車程,簡約風格的玻璃外墻面,讓人恍若置身市區的商業中心。
這里所屬的雨花新濱江地區,曾是土地產出較低的老工業區。如何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當地通過盤活存量用地資源、打造高質量樓宇工業載體、促進數實融合發展,探索了一條“新型都市工業”的實踐之路。
在雨花智慧谷產業園工作的年輕人。 人民網 郜超攝
提質“老廠房” 向存量用地要效益
2019年,南京雨花經濟開發區(下稱“雨花經開區“)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園區建設初期為工業集中區,單位面積土地產出低”,點出這個城市“工業銹帶”面臨的發展十字路口。
“十四五”期間,南京雨花臺區提出“打造‘新濱江’,建設‘數字城’” 戰略。雨花新濱江包含雨花經開區和三個街道,占地總面積約59.39平方公里,囊括雨花臺區80%的可開發用地,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存量更新地塊。2022年,雨花新濱江開發建設指揮部成立,區域規劃建設正式啟動——如何騰籠換鳥、提質增效,考驗著耐心與智慧。
雨花智慧谷產業園向東南約3公里,運營兩年的9號工坊正在打造以電子信息裝配、智能制造產業類為主的新型都市工業示范園區,企業入住率超過90%,獲評“南京市都市工業示范園區”。
9號工坊“都市工業園”。雨花經開區供圖
富智康公司的二樓廠房車間里,300多名工人正在生產精密電子產品。過去,這里曾作為倉庫出租,堆滿石灰、鋼筋等建筑耗材。如今,這座老廠房的稅收貢獻從最初的兩三百萬元,增長到去年的2500萬元,兩年來增長了約10倍。
“工業企業有了合適的廠房,房東每年多出20%的租金利潤,園區激活了土地價值。”9號工坊招商負責人陳飛介紹,一場騰挪,三方共贏。
效益低下的制帽廠房整體出租,全新掛牌的數智工園引進航空、智能電網項目,10個月產值達1800萬元;圍繞智能制造、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等產業,總投資100億元打造的南京OVU雨花智谷全速推進落地,近期完成簽約......
去年,雨花新濱江開發建設指揮部完成片區內低效用地系統梳理,形成低效產業用地數據庫;綜合運用收回再出讓、變更再轉產、嫁接再開發、招商再利用等手段,蹚出一條“盤活存量”變“發展增量”的新路徑。
“寫字樓的外表,工業的心”
2020年,南京給主城區下達新型都市工業產業指標,其中雨花臺區產業規模要達到140億元,占比最高。
主城區寸土寸金,“工業上樓”成為選項之一。雨花智慧谷產業園運營企業聯東U谷項目總經理徐璟介紹,產業園的綜合地價是一般工業用地的3倍,畝均稅收要達到80萬元,比一般工業用地的畝均50萬元標準高出不少。
為此,產業園設計出了“寫字樓式”的多層廠房,把容積率做到2.0以上,是普通工業園的兩倍,能容納更多工業企業,又攤薄了房租。為滿足“工業設備上樓”的載荷標準,每層承重又做到了一般寫字樓的兩倍以上,可謂“寫字樓的外表,工業的心”。
在雨花智慧谷產業園的一間會議室里,南京飛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飛健電子”)業務經理宋鑫拉開窗簾,無塵化車間映入眼簾——“寫字樓”4層竟然藏了一間年產值超過3000萬元的顯示器面板檢修中心。
過去,飛健電子位于南京郊區,隨著頭部客戶占比提高,問題愈加凸顯——電梯寬度不夠,大型顯示器面板難進出;工作空間不夠,辦公區和生產區混用,無塵等級難以滿足客戶需求;偏遠的地理位置,留不住年輕人。
產業園開始招商后,飛健電子搬入,一年下來,租金只多出12萬元,卻一次性解決了發展痛點。
在雨花新濱江,此類新型工業載體不斷填充,為雨花臺區“全面創新、全域高新”目標提供堅實的基座。近年,片區內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家,規上工業企業9家。
位于雨花智慧谷產業園4層的車間。人民網 郜超攝
產業何往?擁抱數字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體制機制”,“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
雨花新濱江毗鄰同屬雨花臺區的中國(南京)軟件谷,后者去年實現軟件業務收入2810億元,占江蘇全省約20% 。
然而, “直到幾年前,數字產業發展不及‘明星鄰居’,傳統產業增長放緩,我們在強手如林的江蘇產業版圖上,并不顯山露水。”雨花新濱江開發建設指揮部相關負責人道出了很多城市“老工業區”都面臨的難題。
片區內不少企業已探索出一條解題思路。南京弘毅電氣自動化有限公司研發的“基于網絡智能識別的煤礦電網防越級跳閘系統”,解決多項煤礦行業安全技術難題,去年營收超億元,凈利潤近2000萬元。
“數字化帶來效率,實體產業提供規模。”該公司總經理魯雅斌認為,對傳統工業的數轉智改,是一條廣闊的賽道。
今年6月,江蘇省正式啟動總規模500億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母基金,其中規模60億元的“江蘇省軟件和信息服務(南京)產業專項母基金”包含了對工業軟件的產業鏈投資布局。
發力推進新型工業化,主城“老工業區”正蝶變重生。雨花新濱江堅持“軟硬結合、數實融合”,圍繞“1+2”主導產業體系和四大應用場景,集中力量招引與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相關聯的新型都市工業和先進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培育新質生產力;去年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43個,總投資額270.2億元,占雨花臺全區比例超過四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