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監區的青少年推薦圖書
在講《二十四孝》
還辦了一個小圖書館
陳向東,蘇州市第一看守所未成年監室管教。他始終把關心、愛護、教育和挽救失足未成年人員當作自己的責任使命,他給予未成年在押人員的是慈父般的關心和關愛,是老師般的培養和教育,是園丁般的栽培和呵護,他把傳統國學文化思想引入未成年在押人員的思想教育,幫助他們重新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思想觀,使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逐漸回歸到正常社會。在工作實踐中,他將“孝”、“禮” 、“義”、“信”等國學思想及《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讀本引入未成年監室管理教育中,未成年在押人員管理、教育、感化和挽救取得了豐碩成果。
引入國學經典,從懂得感恩到懂得孝悌之義
為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又保證訴訟的正常進行,陳向東大膽探索,針對在押未成年人大多文化程度低,為人素質錯的特點,在加強文化教學的同時,對象自己編寫了《朱子家訓講座系列教案》、《禮系列教案》、《二十四孝教案》。通過課堂式教育,組織未成年在押人員學習《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促使未成年在押人員接受了“常懷感恩之心,常抱信任之念,常有關愛之情”的熏陶,改變了他們狹隘的意識、為人處事的觀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了自省意識,對他們盡快走出心理陰影,矯正不良行為發揮了積極作用。根據看守所拘押的時間、周期等特點,陳向東對未成年在押人員學習《弟子規》設計了一個大體的框架,就是“誦、譯、議、悟”四步法法。通過學習,在許多未成年在押人員身上都看到了可喜的變化。原在押人員史某,剛17歲,因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案被拘押,他從小父母離異,脾氣暴躁,在與母親相處的日子里,多次離家出走,就是在母親患病手術期間,母親帶病找到他時他也不跟媽媽說一句話,在學習《弟子規》后,他哭著對管教說了母親的種種好處,并且向我承諾“以后再也不會讓媽媽傷心了”。后來其被判緩刑出監后的一天管教民警突然接到他和他媽媽打來的電話,在電話里他媽媽說她的兒子變了,說做夢也想不到兒子坐一次牢變化這么大,整整用了40多分鐘夸起兒子的變化,在這期間管教民警不忍打斷她的話,直到她的手機沒有電才停了下來。
教授國學精髓,倡導容融之道
為改變未成年在押人員言語、舉止、觀念上的陋習,陳向東還著力從“三種文化”入手,做了大量的工作。
從“禮”文化開始,讓他們知書達禮。他開設了“禮儀”專題大課教育,教育未成年在押人員以禮為本,以信為本。他從“禮的由來”到教育他們“學會稱呼”,從神情到衣服的穿著,從做客的講究到交際中的禮儀等方面,大力宣揚了謙虛、文明、禮讓,并通過“誠信”的儒家思想,孔子“以禮為本”思想、孟子“辭讓之心”思想和管仲“禮不逾節”思想告訴未成年在押人員“禮”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增強了他們學習禮儀,學習國學文化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同時適時在監室里開展“講禮就是講理,不講臟話從我做起”等活動,把“禮”文化融入日常的管理。
從“忍”文化入手,讓他們走向成熟。怎樣讓未成年在的押人員和睦相處是監室管理中的一個難題。為破解這個問題,他從改變他們的思想觀念上入手,給他們樹立一個全新的理念來支配他們的行為。日常管理,他從學習“忍”文化入手,讓他們理解忍是一個人必備的素質。日常教育,他通過用寒山拾得《忍耐歌》、戰國楚梁兩國的“瓜田結義”、清代王爾烈的“讓宅三尺”、西漢韓信的“胯下之辱”等一個個經典歷史故事,向他們講述“忍”文化,忍是一種肚量,忍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學問,忍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胸懷,能忍才代表的是一個人成熟和穩健,使許多未成年在押人員在故事中體會到“忍” 人生哲理。
從“容”文化著力,讓他們懂得包容。為使未成年在押人員學會和睦相處之道,他還從子貢向孔子請教“恕”道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典故開始,用大量的歷史故事,引導他們在監室內大力倡導“容人”、“容事”和“容已”之道;教育他們要清楚的認識到自身缺點和不足,要尊重他人的自由選擇;告訴他們人在生活中離不開寬容和包容,凡事不在爭一時之長短,不盡退讓柔順往往是智慧的一種體現;鼓勵他們學會發現他人的長處,學會融入監室集體生活。原在押人員劉某,單親,從小跟父親長大。因故意傷害被羈押,進看守所時17歲,剛入監室就和他人發生了多次矛盾。管教民警對他進行的教育和疏導,好了沒幾天他又與同監人員發生口角及至打架。在處理他違規時,管教問他監室里有幾個跟他沒有發生過矛盾時,他想了想說沒幾個,管教幫助他分析一次次發生矛盾的原因,都是因為他自己沒有容人容事,沒有肚量引起的。經過一次次耐心的教育后,他開始自覺地改正自己的缺點,從不說臟話逐漸的一步步變得穩定和成熟,最后多次成為監室里的文明個人。他的女友在網上用劉某的QQ和管教聊天時說:“男友出來后有幾個明顯的變化,一是變得珍惜工作了,二是變得不再那么沖動了,三是性格變得比以前開朗了。”
始于培根固本,以德養正以正促德
陳向東在教育時從培根固本做起,對未成年在押人員進行養正教育,以正促德,讓文明、陽光的言行舉止回歸到他們身上,讓健康、樂觀的思想觀念注入他們心中。在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中,他從培養他們的生活習慣入手,通過一段時間引導培養,監室中言語、肢體矛盾沖突明顯變少了,大多數人員心態變的平和了,也變得誠懇禮貌了。他還注重引導他們思考自己的未來,讓他們意識到,除了自己還有親人,除了現在還有未來,除了生存還有骨氣,除了金錢還有理想。原在押人員吳某某因犯盜竊案被拘押期間,多次偷拿別人東西,經過耐心的教導,他不但改正了自己的錯誤,在他投送監獄前談話時,他哭著承諾“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堂堂正正,再也不會去偷了,再也不要被人看不起了”。
陳向東利用工余時間,建立了一個“年輕狂少”的QQ群,與出所出監后的這些孩子們保持著聯系,在思想和行為上繼續引導、指導他們。對個別生活困難特殊對象,聯系有關部門,幫助安排工作。二年來,這個虛擬的空間,一直幫助著八十多個曾經失足青少年,并取得了實在的效果。曾經失足的青少年回歸社會后,經常有人回到看守所來看望陳向東,有時甚至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到看守所表達感激之情。
在單位領導的大力支持下,經過陳向東的辛勤勞動,市第一看守所未成年人維權崗建設碩果累累,《新華日報》、《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和蘇州電視臺《李剛評話》節目及多家網站先后做了報道,稱他是一個有“老師、父親、朋友”三重份的管教民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些熱心市民將有關青少年教育的書籍、光盤,專程送到電視臺,轉交陳陳向東。2012年度,陳向東被評為江蘇省“春風行動”先進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