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東做大“零碳電”蛋糕
吸風吐電,日夜不歇。10日,從全國綠色能源示范縣如東傳來喜報:去年全縣30座風電場上網電量67.9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71%,比全縣工業用電量多出23.64%。
走進如東縣6000多平方公里海域,一座座高達百米的風車,屹立于海天之間,迎風搖曳,蔚為壯觀。去年12月16日,隨著三峽H10海上風電項目最后一臺風機迎風起舞,江蘇省重大項目、亞洲最大海上風電場——如東海上風電場實現全容量并網投產。當年11個海上風電場建成投運,新增海上風電裝機容量300萬千瓦,占全省新增規模的一半、全國的四分之一,創下同年并網單體項目數量最多、容量最大兩項紀錄。去年新投運的11座海上風電場,累計上網電量超過22億千瓦時。
“今年全縣風電上網電量將達到156.8億千瓦時,為長三角地區輸送更多的‘零碳電’。”如東縣發改委副主任張俊告訴記者。
自主創新,筑夢深藍。2004年8月18日,全國首批風電特許權項目、如東一期1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破土動工,拉開如東大規模建設風力發電場的大幕,從沿海墾區向海上進軍,龍源海上風電、中廣核、華能、三峽、國家電投等群雄逐鹿,筑起了亞洲規模第一的“海上森林”,總裝機容量達到480萬千瓦。克服世界級難題,海上“種”風機,建設者們劈波斬浪,在南黃海唱響了一曲撼天動地的“大風歌”。
“造、施、維”一體化,構建風電裝備產業鏈。如東建設風電場初期,風電設備依賴進口,當江蘇海裝投產后,出現了大逆轉——向美國出口風機了。他們獨家開發的5兆瓦風機,每臺一年滿發上網電量1500萬千瓦時,成為如東海上風電項目業主的首選。上海電氣如東分公司生產的4兆瓦風機、重通成飛生產的超長風葉、海力風電生產的大型塔筒和導管架,都是隔岸供應,從風電母港直運海上施工場。一張白紙繪出風電技術研發、風電裝備制造、風電場施工建設和運營維護、勘察設計、防腐材料、海洋環境保護、大型設備物流等在內的風電全產業體系,目前,如東已集聚風電產業鏈企業77家,成為全國首家國家火炬海上風電特色產業基地。
綠色發展頻添新勁旅,綠色能源澎湃新動能。到去年年底,如東風電累計并網發電350.34億千瓦時,與火電相比,節約標煤1226.17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204萬噸、二氧化硫12.26萬噸。
本報記者 楊新明
本報通訊員 湯建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